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小学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明显上升。2023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教育家》一直十分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多次就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心理问题进行科普,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话题专访专业人士进行解析。在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教育家》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与识别、正确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为老师、家长提供相关指导建议,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今日推出系列文章第8篇。
系列推文① 王湘蓉: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十个关键问题 |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②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我国儿童精神疾病的负担不断加重,必须高度重视 |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③ 老师、家长如何判断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预兆?如何防治?多位专家解析|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④ 知名儿童心理专家:抑郁症或始于幼儿期 |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⑤ 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学业挫败是学生心理问题重要诱因 |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⑥ 焦虑、抑郁、自残……父母的觉醒,不要等到孩子出事的那一天!|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系列推文⑦ 不良教养方式会导致抑郁!青春期抑郁患病率显著增加,如何进行识别和预防?|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人见人夸的“好学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成绩好、有礼貌、肯听话,高度服从学校的管理、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教导。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往往很“自觉”,是人见人夸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这些孩子活在无数人的夸赞中,仿佛生活中尽是明媚暖阳。而实际上,不少“好学生”有着说不尽的苦楚。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好学生”来访者比例并不低,相当一部分人确实存在令人难以忽视的心理困境。在顺境时,他们愿意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加倍努力,乐此不疲地付出,“光环效应”甚至可能让他们自我陶醉、自我膨胀。当遇到成绩下滑等挫折时,他们往往会过度紧张、焦虑和痛苦,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出现妒忌心理。比如担忧“我是否还能重新成为大家口中的‘学霸’”,焦虑“我根本就没办法取得好成绩,也对不起爸妈”,嫉妒“XX凭什么比我好”。
曾有一个高一学生向我求助:“老师,我现在常常难以入睡,脑子里总是乱糟糟的,有时即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也会被噩梦惊醒。”随着咨询的进行,我了解到这是一位初中时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后,虽然加倍用功,但还是无法像初中那样,坐稳“学霸”位置,因而出现焦虑心理。她口中乱糟糟的想法,既有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也有难以维持“好学生”形象的不甘,还有难以接受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痛苦。一系列的消极心理表明,这个孩子陷入了“好学生困境”,在无奈中甚为失落,在困境中感到痛苦。
在我看来,所谓“好学生困境”,指的是一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被困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他们过分在意他人评价,过度压抑自我本性,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乖巧、听话、从不忤逆,甚至靠扮演另一个角色来迎合他人。
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这些孩子往往会过于放大成绩的重要性,将取得高分、好排名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久而久之,不仅渐渐丧失内驱力,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一部分人甚至会因此逐渐陷入困境。
容易陷入“好学生困境”的孩子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拼命努力,想要获取好成绩以使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但因力不从心而感到痛苦不已。另一类是众人眼中一贯的“好学生”,但他们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形象,实际上同样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历程,难以承担一丁点考试失利的风险。无论属于以上哪种情况,他们都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而只是将自己异化为考试机器。
外因:高压的成长环境
我认为导致“好学生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不符合教育本质的内卷。心理学中有“剧场效应”的概念,指的是在电影院观影时,由于前排的观众站起来了,后面的人要想看到画面就不得不跟着站起来,于是最后几乎场内的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电影。近些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词“教育内卷”其实也反映了这一效应,家长们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于是越卷越早、越卷越严重,只是他们过度关注成绩,将高分视作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唯一入场券。不少学校的教育亦是如此,一部分老师更喜欢服从命令、乖乖刷题的孩子,他们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
试问如果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将好成绩等同于优秀,对孩子的期待都只是考个高分,那些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孩子又怎么会知道,其实他们不需要那么迫切地通过追求分数去取悦他人?怎么会知道除了分数之外,更应该追求的是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就更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发展自我意识,找寻自我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于是我们看到不少自我严重缺失的“好学生”。
其次,是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合理的教养方式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意见和感受是被重视的,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以帮助其建立自信、独立和积极的态度。然而很多“好学生”背后通常会有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子女高要求、低回应且控制欲比较强,常常要求孩子按部就班地走规划好的成长道路,而忽视孩子自身的情感需求和主观需要。进入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一些孩子渴望建立自我同一性,但家长一贯的指令让他们难以遵从自己的内心,过高的期待又使他们感到无力,被忽视的情感需求会让他们生发沮丧和孤独感。一部分孩子选择继续活在做个“好学生”的既定路线里,还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撕掉“好学生”面具。
例如在高考前两个月,小叶决定放弃高考,不管怎么劝说她都坚持不再参加文化课考试。此前,她已经完成了艺考,但结果和自己设定的目标相比,差距非常大。“既然艺考都已经这样了,再考试也没什么意义了。”小叶这样想。母亲很是诧异,女儿一直是“好学生”,如今怎么会成为高考“逃兵”呢?小叶的倾诉表明,从某些方面来看,事情早在三年前就埋下了种子。
那时,小叶的母亲决定送女儿去一所以美术为特色的高中。母亲的想法是“将来小叶可以从事艺术类工作,我有资源、有能力给她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位母亲从没想过问问自己的女儿是否真的喜欢画画,是否愿意为此而持续努力。因为小叶总是听话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似乎只要愿意,小叶总能表现得不错。所以母亲认为,只要下足功夫,一定可以成功。
然而小叶告诉我的是,三年来,她总是处在疲惫和乏味的煎熬中,即使她放弃了所有的爱好,刻苦练习画画,也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不得不接受自己在美术学习中的无能为力。就这么强撑了三年,一个原本活泼自信的孩子逐渐变得羞怯消极,时常出现自我否定、焦虑的情绪。艺考的结果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选择了“对抗”,而最终能想到的也不过是逃避型的放弃而已。
我想,孩子未来的路终归要孩子自己去走,家长应该做孩子发展的引路人,而绝不是一个权威式的施令者。
内因:不适应性完美主义
一部分人受基因影响,天生就有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又分为适应性完美主义和不适应性完美主义。适应性完美主义通常是指积极、健康的类型,它鼓励个人寻求卓越和完美,并通过自我激励和正向思考来达到目标,这种完美主义可能会带来成功和幸福感。而不适应性完美主义通常是指消极、病态的类型。它是一种强迫型追求完美的态度和行为,容易导致个人产生过度的焦虑、沮丧,从而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
这种本身就具有的完美主义倾向,容易受环境或具体事件的影响而诱发出来。而若老师和家长没有及时地引导,一些“好学生”就更易出现不适应性完美主义。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孩子可能从小就不允许自己落后于他人,对自己有很高的标准。在幼儿园里,他们吃饭快、午睡乖、玩具能整理好;小学时,他们听课认真、作业高效、考试优秀,积极参与各种班干部的竞选。他们从小就享受成为“好学生”的状态,活在各种表扬与肯定之中。一系列的正强化之下,他们因完美主义而受益,只许自己前进不许后退,更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当他们发现自己似乎不再是众人期待的“好学生”时,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
高中生小青被同学称作“数学女神”,在同学们的眼中,没有她解不出的难题。每次数学考试,她的考试成绩总是稳列年级第一,其他各科成绩也同样优秀。自高中入学起,她就将高考目标锁定为清华大学。然而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她遭遇了“意外”。那次的数学考试中,在解一道小题时,她一度没想到解题头绪,但又不能接受自己在一道小题上“折了腰”,越着急思绪越乱,花了很长时间完成这道题后她猛然发现,考试时间已不足20分钟,但最后两道大题还未作答。这是她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只能在紧张、慌乱中匆匆完成了考试。考试结果出来,她的成绩比平时足足低了20分。她恨自己为什么一道小题解了那么久,又害怕同学笑话她“神话破灭”,更担心的是高考再出现类似的事件。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进入清华,在整日的担忧中失眠、焦虑,导致无法正常学习。更糟糕的是,绝望心态导致她双脚暂时无法行走。
另一个孩子的故事则更令人痛心。重点高中的男生小瑞一直以来目标明确: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并通过竞赛成绩保送到理想的大学。因为一贯的优秀,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达成这个目标。只是结果出乎了他的意料,当得知自己“仅”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后,他感到无地自容,当天就选择了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发现,小青和小瑞对自己设置了非常高的标准,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仍感到不满足。这种心态容易导致持续的焦虑和紧张,加上缺乏放松的时间和机会,缺少有效的引导,导致了令人悲痛的后果。
师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失败”,要让他们以成长型思维去看待一切经历,将落后和失败视作成长的良机。我想让这类孩子明白的是,“如果不能优秀,能有良好也已足够。”我们愿意赞美优秀,但更希望孩子们拥有不怕输的勇气。
做个健康成长的“第十名”
20世纪90年代,杭州的一个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第十名现象”。后来,也有不少专家曾论证过类似的结论。也就是说,与前几名的孩子相比,虽然第十名左右的孩子没有那么好的成绩,却在未来的事业、人际等多方面都有更好的发展。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基本共识: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的高低。
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提出“成功智力”的概念。他提出,一个人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应主要看三方面的智力,即创造性智力、实践智力和分析智力,不同智力的相互作用能帮助人们综合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类挑战。
实际上,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并未真正拥有“成功智力”。比如我们见到不少“好学生”,他们看起来学习自觉、成绩优秀,但实际上缺乏自我动机和自我决定的能力,缺乏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令下行事。而人们只有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基于自身内在兴趣和价值观时,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真正养成相应的能力。
我想,相较于始终处在前几名的孩子,第十名左右的孩子一般能拥有更多时间阅读课本之外的书籍,拥有更充足的精力参加刷题之外的各项活动,能拥有更多机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追求成绩固然不算错,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素养提升。老师和家长要明白,真正的“好学生”理应情绪积极而稳定、生活自在而丰富,享受学习本身而不是困于分数和排名。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及时察觉并纾解负面情绪,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富有生命力地向上生长。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5月刊第2期,原标题为《读懂被塑造的“好学生”》
作者 | 杨敏毅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
统筹 | 周彩丽 贾佳宁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